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13:59:50
存量产能+新增产能,合计将达到1055.57 GW。
白忠学同时担任隆基硅片事业部副总裁,其此前接受《能源评论》采访时回忆,我是一个门外汉,要从打扫卫生、建厂房这样的基础工作做起,边做边了解这个行业。隆基三剑客之后,董事会成员、高管层、事业部负责人等,则随着公司的发展扩张适时调整。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在隆基绿能内部管理方面,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业务均划入了全球营销中心。权力层迎来新面孔隆基三剑客的创业故事,业内流传颇广,亦多有赞誉。在西安航天基地,除了隆基绿能和美畅股份,还聚集了国家电投、隆基股份、陕煤新能源等50余家新能源企业,形成了500亿产值规模的支柱产业链,被列为光伏新能源重点发展区域。天眼查显示,清洁能源核心企业西安隆基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下称隆基清洁能源),对外投资34家企业(其中在陕注册11家),在全国30多个省份建有光伏电站项目;新能源核心企业西安隆基新能源有限公司,对外投资44家子公司,分布在陕西、江苏、山东、广东等中东部地区,其中在陕5家。目前在氢能领域,隆基氢能投资3家子公司。
隆基绿能对西安光伏产业的拉动,同样也体现在产值上。研发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5%,在制造业中属于较高水平。资料显示,华纳集团全称为东营市华纳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2005年4月,总部位于黄三角国家黄蓝战略中心城市山东东营市。
这也就意味着,又一家房地产企业跨界进军光伏领域。而据专业机构预测,到2023年,钙钛矿组件的产能有望超过1GW;到2026年,钙钛矿电池组件的产能将提高到24GW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本月8日,极电光能150MW钙钛矿光伏生产线在无锡正式投产,成为目前全球已投产且产能最大的钙钛矿光伏生产线。据不完全统计,在A股上市公司中,目前已经有20多家企业布局这一领域,其中包括隆基绿能、天合光能、协鑫集成、东方日升、爱康科技、拓日新能、宁德时代等光伏行业头部企业及跨界巨头。
截至目前,在头部钙钛矿电池企业中,协鑫光电、纤纳光电已经实现了百兆瓦级钙钛矿电池中试线的落地试产资料显示,华纳集团全称为东营市华纳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2005年4月,总部位于黄三角国家黄蓝战略中心城市山东东营市。
这也就意味着,又一家房地产企业跨界进军光伏领域。房企纷纷跨界光伏近年来,在地产行业整体下行的形势下,房地产企业顺势而为,跨界转移赛道切入新能源领域,积极在科技创新方面发力。据研究表明,作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技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利用钙钛矿结构材料作为吸光材料的太阳能电池,具有高效率、低成本、高柔性等突出优势,未来发展前景极大。事实上,目前已有不少房地产企业跨界布局光伏赛道,例如碧桂园、保利、万科、万达、新城控股等知名房企。
这既是企业经营发展之策,也是时代发展之势。而在风险方面:其一,新能源行业专业度较强,房企若没有高专业度的支持,或面临较大的跨界压力;其二,房企缺乏新能源相关的产业经验,也没有上下游产业链关系,在进行产业链合作上难度不小;其三,光伏行业具有独特的周期性特点,部分环节也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以碧桂园为例,今年9月,该公司联合保利资本成功孵化了一家新能源公司保碧新能源,该公司计划以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开发为核心,分阶段逐步打造成国内领先的综合能源管理服务商;并且,其首个光储充示范项目已经在上海界龙艺术印刷厂奠基。值得一提的是,本月8日,极电光能150MW钙钛矿光伏生产线在无锡正式投产,成为目前全球已投产且产能最大的钙钛矿光伏生产线。
而据专业机构预测,到2023年,钙钛矿组件的产能有望超过1GW;到2026年,钙钛矿电池组件的产能将提高到24GW左右。该集团产业涵盖地产开发、创业孵化、基金投资、农业科技、制造产业等多元化多领域,开发建设的城市之舟、华纳乐府、华纳大厦、金融大厦、万海金地大厦、沃德中心等项目。
在优势方面:其一,房企转型动力较强,不少房企急切希望找到新的发展赛道;其二,房企在项目运营经验、政企关系、资金支持等方面更具优势;其三,相较于土地开发投资,房企涉足新能源领域在资金成本上更加可控;其四,在供给端和客户方面更具优势,特别是分布式应用领域。总之,房地产企业想要跨界光伏需慎之又慎,谋定而后动。
当前,在房地产行业整体发展趋缓的时代背景下,不少房地产企业正在谋求跨界转型。2021年,该集团投资5亿元成立山东沃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270亩,开发建设沃德现代渔业小镇项目。截至目前,在头部钙钛矿电池企业中,协鑫光电、纤纳光电已经实现了百兆瓦级钙钛矿电池中试线的落地试产。房企跨界转型的利弊然而也不得不承认,房地产企业跨界新能源光伏领域也有其利弊得失。相关数据显示,目前钙钛矿组件的产能大约在0.87GW。此外,极电光能、曜能科技、仁烁光能、众能光电、光晶能源等纷纷获得战略投资,正在加速推进钙钛矿产业化进程。
据不完全统计,在A股上市公司中,目前已经有20多家企业布局这一领域,其中包括隆基绿能、天合光能、协鑫集成、东方日升、爱康科技、拓日新能、宁德时代等光伏行业头部企业及跨界巨头。而在这一轮跨界光伏的浪潮中,谁能真正站上风口迎风起舞,让我们拭目以待。
地产老玩家实际上,可能会有一部分光伏人对这家公司有点陌生。近日,华纳集团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学院举办东营钙钛矿电池研发中心签约仪式。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共同组建东营钙钛矿电池研发中心,建设联合实验室,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平台,还将申报省市级别的重点实验室进行产品中试,促进钙钛矿电池从实验室研发向全面产业化转换。此外,钙钛矿电池还能与HJT叠层进一步提升光电转换效率,是未来产业化的重点发展方向。
沃德广场(图源企业官网)在具体项目上,2014年,该集团投资10多亿元打造21万平的华纳乐府项目;2016年,该集团投资15亿元打造215米黄三角第一高度沃德中心项目;2019年,该集团投资12亿元打造现代化智能产业园沃德智造小镇项目,项目总占地面积约700亩;同年,该集团全面产业布局,在新疆成立和田沃德房地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和田沃德广场项目。钙钛矿市场前景巨大本次华纳集团跨界进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开启了钙钛矿电池技术产业化、商业化的进程。此外,该集团于2016年成立黄河口创业研究院,还投资打造山东第六空间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钙钛矿/硅串联太阳电池也叫做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钙钛矿硅叠层电池,是钙钛矿电池与传统硅基太阳能电池技术的结合。
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此前在中国工程院创办的英文学术期刊《Engineering》上刊文称,如果在未来几年里钙钛矿电池的寿命和大面积效率损失问题能够得到有效改善,那么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有望成为未来的高效率电池主流。此前隆基绿能刷新了硅基光伏电池最高转换效率纪录该公司11月19日宣布,公司近日收到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的最新认证报告,其自主研发的硅异质结(HJT)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6.81%。
EcoMat 研究表明钙钛矿/硅串联太阳电池的理论效率极限为46%,远高于传统晶硅电池。当TOPCon、异质结(HJT/HIT)等光伏电池日新月异的同时,另一条技术路径正迅猛发展。
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布局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并尝试对其进行商业化落地,更有上市公司立下军令状。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了各供应商的技术交底,陆续推进各类设备的下单采购及进场安排,目标在2022年底完成生产线的建设。
这样一来,钙钛矿/硅串联太阳电池融晶硅、薄膜电池之长,通过组合的优势,拓宽了吸收光谱,获得比单纯晶硅电池或钙钛矿电池更高的光电转化效率。5月,南京大学谭海仁及其科研团队研制的全钙钛矿叠层电池稳态光电转换效率已达到28%;7月,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和瑞士电子与微技术中心(CSEM)宣布,合作创造了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新的转化效率世界纪录,突破了30%的里程碑。通威股份也表示已全面展开了对钙钛矿/硅叠层电池等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理论极限转换效率上,HJT、TOPCon、钙钛矿单层电池的极限效率分别为27.5%、28.7%、31%。
据《科创板日报》梳理,除上文所述的公司之外,还有这些A股公司也提前切入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路线。据悉,该记录已获得美国能源部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权威认证。
根据杭萧钢构的2022年股权激励计划中约定的业绩考核要求,子公司合特光电要在不晚于2023年5月10日实现高转化效率钙钛矿/晶硅薄膜叠层电池100兆瓦中试线投产,且电池转化效率达到 28%以上。今年以来,该电池技术的研发进展可谓神速。
简单来说,是指将钙钛矿电池串联在晶硅电池表面。最新消息显示,德国柏林亥姆霍兹中心(HZB)的科学家声称已经研发出一种钙钛矿/硅串联太阳电池,认证效率突破32.5%,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效率
发表评论
留言: